热门搜索: LD200固定式激光盘料系统 TD-016C智感地温・慧测未来 ——地温采集器 蓄热型(EHT)地源热泵系统 装配式高效机房 采暖、供热设备及通风系统 HO-RCS混凝土结构雷达 节能减排自动化系统 干热岩地温监测系统 地热管理远程系统 地热资源开采远程监测系统 地热资源回灌远程监测系统 地热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 分布式地温监测系统 地源热泵能耗监控测温系统 TD-016C浅层地温在线监测系统 HO-YTDCS一体式多参数分析仪 水质分析仪 DC-2500震电勘探技术承接项目合作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浅层地热监测监测目的与核心意义

浅层地热监测监测目的与核心意义

更新时间:2025-11-19      浏览次数:26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浅层地热能(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指地表以下200米以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蕴藏的低温热能(温度通常低于25℃)——因其可再生、分布广、清洁低碳、利用效率高等优势,成为建筑供暖制冷领域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换热器与岩土进行热交换,冬季取热、夏季排热,实现建筑节能率30%–60%。然而,若缺乏科学规划与长期监测,大规模无序开发可能导致地下热失衡、水文地质扰动甚至地面沉降。因此,浅层地热监测作为保障系统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被誉为绿色能源开发的“地下哨兵”。

一、监测目的与核心意义

浅层地热监测并非简单数据采集,而是对地热系统运行状态与地质环境响应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其核心目标包括:

1.验证系统性能:评估实际换热量是否达到设计值,优化运行策略;

2.防止热堆积/冷堆积:长期单向取热或排热会导致地下温度场畸变,降低系统效率;

3.保护水文地质环境:避免地下水温异常升高影响生态,或引发含水层污染;

4.支撑科学规划:为区域地热承载力评估与项目布局提供数据基础;

5.满足法规要求:多地已出台规定,要求大型地源热泵项目必须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二、监测内容与关键技术

一套完整的浅层地热监测系统通常涵盖以下维度:

1.地下温度场监测

测温点布设:在换热孔周边不同深度(如10m、30m、60m、100m)及径向距离(1m、3m、5m)埋设PT100或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测温(DTS):利用拉曼散射原理,一根光纤即可实现沿程连续测温(空间分辨率1m,精度±0.1℃),精准捕捉热影响范围;

长期观测:至少覆盖一个完整供暖/制冷季,理想为3–5年。

2.水文地质参数监测

地下水位:通过压力式水位计实时记录;

地下水温与水质:监测pH、电导率、溶解氧、主要离子(Ca²⁺、Mg²⁺、Cl⁻等),判断是否发生热污染或化学扰动;

渗流速度:采用示踪剂试验或热脉冲法评估地下水流动对热扩散的影响。

3.系统运行参数

热泵机组进出口水温、流量、功率;

换热量(kW)、COP(能效比);

累计取/排热量(kWh)。

4.岩土热物性原位测试

利用热响应试验(TRT)在项目前期测定岩土平均导热系数、热扩散率,为设计提供依据;

运行后可结合监测数据反演热物性变化,评估长期性能衰减。

三、典型应用场景

1.大型公共建筑群

如机场、医院、学校园区的地源热泵系统,通过监测防止多孔密集布置导致的“热岛效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源热泵区部署了50余个温度监测孔,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2.城市级浅层地热规划区

雄安新区将浅层地热纳入“地热+”综合能源体系,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动态评估资源可持续性。

3.科研示范工程

高校与研究院所通过高密度监测,研究不同回填材料(膨润土vs.石墨基浆料)、U型管间距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4.既有项目效能诊断

浅层地热能是沉睡于我们脚下的绿色宝藏,而监测系统则是唤醒并守护这份宝藏的“地下哨兵”。它以毫厘之间的温度感知,洞察千米之下的能量流动;以持续的数据积累,支撑科学的能源决策。
扫码加微信

邮箱:bjhoyq@163.com

传真:010-6705143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北花园村6号(近韩国慕色摄影)

Copyright © 2025 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36721号-1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TEL:15601379746

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