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地热能由于其清洁可再生性和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已经成为位居水力、生物质能之后的第3大可再生能源。地热资源作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世界上目前开采和利用地热资源主要是水热型地热,占已探明地热资源的10%左右。干热岩是一种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体,主要是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类岩体。干热岩普遍埋藏于距地表3—10km的深处,其温度范围很广,在150—650℃之间[2]。现阶段,干热岩地热资源是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保守估计...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地热资源是一种多用途的“清洁型”能源,它综合有热源、水源和矿产资源等为一体,已经越来越被各地和广大商家所重视,其勘查和开发的规模与日俱增。山东省是个地热资源大省,截止2005年底,全省已有七十二处地热田(点)被查明,分布在除莱芜、济宁、枣庄、日照之外的全省十三个地市之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从成因类型来看,山东省没有大于150℃的高温现代火山型和岩浆型地热资源,只有中低温的断裂型和断陷、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
增强型地热系统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以往只局限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美国是对干热岩的工程开发进行研究的国家,在新墨西哥州中北部的芬顿山成立了干热岩研究中心。美国于1973年资助针对干热岩开发的EGS试验研究,1977年获得了成功,深钻孔达4500m,岩体温度为330℃,热交换系统深度为3600m。1984年建成了*1座高温岩体地热发电站,发电功率由初的3MW提高至10MW,地热流值达250mW/m2。从1980年开始,日本资助了一项研究干热...
地质旅游的开展不可避免的会与旅游地的群众和产生利益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质旅游资源的环境也会随着旅游活动和设施的增加受到冲击,同时地方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也会受到地质旅游影响,如何协调地质旅游与地方的协调共存还需加大研究。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共同构成的三级地质公园网络体系。2012-2016年中国特色旅游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总的来说,在中国开展地质旅游方面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许多...
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地质旅游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性,人类活...
温泉勘查,投资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规范温泉勘查有关技术流程,对控制成本风险是有益处的。根据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相关要求,一个完整的温泉资源勘查,工作包含:航卫片解译、地质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地球物理调查、地热钻探、地热井产能测试、地热流体与岩土实验分析、动态监测、地热回灌试验等共9个方面的内容。温泉勘探,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温泉资源可行性研究,进行基础地质勘察,搞清楚地质单元与构造逻辑关系。首先判断温泉的赋存基本条件,如果没...
一、勘察的目的任务目的任务:在任何工程兴建之前都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其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区做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运用地质学和力学的知识来解决工程上的地质问题使工程建筑规划合理设计经济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和管理因此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查明工程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对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
20世纪50年代,地质部成立以后,各省的水文地质专业队伍和有关研究机构、地质院校等相继建立,为开展水文地质普查和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奠定和创造了必要条件。曾执教于长春地质学院的苏联专家克里门托夫教授,结合讲学编著的《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概论》、《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学》、《地卜.水动力学》、《矿床水文地质学》等教材,是我国一批水文地质专业教科书。苏联的新理论,还通过许多学者的著述不断输入中国。如朗格关于区域水文地质分区理论,卡明斯基关于地下水的渗流理论,普洛特尼}lⅡJ夫关于...
20世纪60年代,随着华北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抗旱打井运动,开创r农业水文地质学时期。针财农田供水与盐土改良两项任务,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编制了大量图件,为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井灌、实行农田水利化,做L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80年代,又进一步开展许多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专题研究,如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等自然灾害综合治理的研究,河南商丘地区潜水资源与人工调蓄的研究,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关于水盐均衡和盐土治理的研究,以及河西走廊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等,为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结余地质科学、水文科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运用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与水环境的关系:即专门研究在天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与量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与演变规律,达到改善环境,消除有害作用的目的,使之有利于环境的方向发展。环境水文的地质学是20世界70~80年代的产物,具备现代科学的许多特征: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应用数学...